close


↑~菜園裡的新幾內亞鳳仙正開得燦爛,美麗鮮豔的顏色為翠綠的菜園憑添幾許色彩


繼上次大雨與蟲蟲侵襲菜園,使得菜園裡所有葉菜類幾乎全軍覆沒,只剩下少數不怕風雨


與蟲蟲的萵苣與韭菜、蔥、芹菜,這些蔬菜也支撐我這陣子略顯空虛的廚房。


 


↓~風雨之後復耕的芹菜,也長得亭亭玉立。






 ↓~復耕後重新種植的抱子芥菜〈又名為娃娃菜〉,屬於十字花科的抱子芥菜


是刈菜的一種,還沒有種過,也不曾見過此品種的本尊,在南投水里的一家餐館吃過後


對這菜懷念不已,難得在種苗行見到此菜苗,趕緊買來種看看,希望能成功有收穫。


 



 


↓~葉萵苣,能剝葉子的A菜,感覺萵苣類能長期收成,營養價值也很高


又沒有病蟲害。


萵苣的品種很多,每一種都很好栽培,現在我的開心農場裡最多的蔬菜是萵苣類。




 


↓~紅鳳菜,冬季的紅鳳菜最鮮嫩,復耕後的紅鳳菜生長良好,也進入採收期,分批採收約每星期都能


陸續採收,鮮炒麻油很對味喔。




 


↓~東京切葉白菜,又名為齒葉白菜,最近天氣較冷,少有蟲害


十字花科長的水水嫩嫩的,也陸續採收中。




 


↓~胡蘿蔔,種了好幾個月,葉子很漂亮,但是根莖沒啥長大,投資報酬率很低。




 


↓~切葉白菜與蚵白菜混植,也接近收成階段。





 


↓~多樣性種植的菜園,是每天早晨賞菜的最大樂趣。




 


↓~蚵白菜與青江白菜,看起來水嫩可口。




 


↓~波斯萵苣,這是剛移植的波斯萵苣,整齊的排排站。




 


↓~大陸妹,這些灑種子剛長出來的幼苗,已經可以移植了,等這幾天切葉白菜採收後就移植。




 


↓~最近剛在育苗盆裡灑的茼蒿幼苗,張開兩片幼嫩的子葉迎接暖暖的冬陽。




 


↓~種了好幾個月的西洋芹,也採了好幾次葉子,肥厚的葉柄脆嫩鮮甜


今天整棵採下,原地種了蚵白菜。




 




 


↓~韭菜,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蔬菜之一,約每個月可以採收一次,種了一畦便源源不斷的陸續採收


吃都吃不完。




 


↓~超水嫩的大陸妹




 


↓~刈菜


婆婆說不要一次拔一棵,每次剝下面的較大的葉子來煮,這樣能採很久,一次連根拔起就沒了。


這是老人家的生活智慧。




 




 


↓~今天採的鮮蔬。




 


↓~豌豆已近尾聲,因為沒有噴藥長了很多蚜蟲和白粉病,今天要全部拔掉,再不拔掉會蔓延整片菜園。




 




 




 




 


↓~菜與菜的間距撒上豆渣,風吹日曬後變成營養的有機肥,豆渣含氮量高,是葉菜類


重要的養分來源。




 




 


↓~剛摘下的西洋芹,雖然摘了很多次葉子,現在整棵摘下,還是很有份量


只是種了很久個頭又大,占了很大空間,採收後可以改種其他作物。




 


↓~我弟弟自己研發的廚餘液肥,沒有臭味,感覺比較像水果醋


現在拿來試用,若是效果卓著,也許將來可以大量推廣,變成退休後的工作。




 


↓~這是我菜園裡製作的堆肥,由豆渣與修剪下來的所有雜七雜八葉子枝條混和菜園泥土


再加進米糠讓微生物加速分解。




 




當我要重新種植蔬菜時,這些腐熟的堆肥便可以加進去一起鬆土


蔬菜有這些營養的堆肥做基肥,每棵都長的水嫩可口。


 


堆肥製作過程簡單容易,只要有一小方空間,將每天採下的枝條葉子甚至廚餘


混和泥土攪拌均勻,再撒上米糠再略為攪拌,每次加進廚餘或菜葉,就得灑些許米糠攪拌


米糠是微生物喜歡的養分,能加速幫助微生物發酵分解,在分解的過程中不會臭,堆肥裡


也會產生高溫,挖開堆肥甚至會看到陣陣白煙冒出來。


這些高溫能殺死原來藏在枝葉間任何的病蟲害,等用手觸摸堆肥表面沒有了溫度,表示堆肥


已經進入即將腐熟階段,差不多可以用了,神奇吧!


希望有製作堆肥經驗的朋友一起來分享!〝堆肥經驗〞。


 


 


 


謝謝賞菜


 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施姐 的頭像
    施姐

    頂樓平臺...是我的開心農場

    施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