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好神奇!最近在住家樓下外圍的花台上發現這株倒地鈴,搬到這裡已經超過12年


未曾見過此植物,顯然是有住戶刻意栽植的。


 




倒地鈴生性強健,能適應惡劣環境,種在這個花台上,土壤很硬排水不良


加上沒有人澆水、施肥,這麼嚴苛的環境,它居然能活得很漂亮並開花結果~




倒地鈴屬於


無患子科倒地鈴屬




別名:風船葛、假苦瓜、白花仔草、白花炮仔草、泡泡草、鬼燈籠、


燈籠朴、天燈籠、三角燈籠、三角卜、三角泡、倒藤卜仔草、扒藤炮仔草、


粽仔草、劈朴草、金絲苦鈴、風鈴草、包袱草、炮掌果、假蒲達




原產熱帶地區、台灣。



 


分布於中南部山區野地,海濱、路旁、牆角處、荒地或低海拔山區。


台東山區開闊地生長旺盛~




用途:1.蔓籬、盆栽、觀賞用現在已逐漸成為庭園觀賞植物。


2.藥用:性:全草或果實:苦、微辛、涼。效用:全草:散瘀消腫


涼血解毒,清熱利水。治黃疸,淋病,疔瘡,膿疱瘡,疥瘡,蛇咬傷


催吐、緩瀉、健胃、強壯、利尿、治神經痛、結石、風濕等,不勝枚舉,


是十分可貴的野生植物。




 




多年生蔓性藤本,莖纖細,有溝,略有毛,長可達數公尺,多分枝,


具捲鬚。葉有柄,互生,二回三出複葉;小葉有尖銳鋸齒或裂片,


卵形至披針形,長 1.5~6 公分。聚繖花序,腋生,具長梗,最下一對分枝


形成捲鬚;花萼 4 片,外側 2 枚萼片,較小;花瓣 4 片大小不同,白色


雄蕊 8,花柱甚短,3 裂,子房 3 室。花期在 7~11 月。蒴果,倒卵形,


具三稜角,苞膜膨脹如氣囊,形似小風鈴;種子呈圓珠狀,未成熟的種子


為綠色中央有白色心形斑,成熟後種子為黑色,仍具白色心形斑。


果期在 8~12 月。通常無患子科植物都是高大的喬木,像龍眼、台灣欒樹、


無患子等等,倒地鈴卻是無患子科中極少數的蔓性草本。


 


 


 


謝謝賞圖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施姐 的頭像
    施姐

    頂樓平臺...是我的開心農場

    施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