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五點起床,和室友嫻蘭、杏筠、蕙萍要去田間散步
鄉下人起得早,有些人清晨五點,已在田間摘菜、鋤草
宜蘭的空氣真好,呼吸之間有著甜甜的花香味,循著香味搜尋
原來是民宿旁種著許多梔子花,正盛開著散發迷人的芳香
四個資深美女走著走著,遇見一樣早起的小鄧和麗花夫妻
一行人清晨走在三星的田間小路散步聊天。
一對早起的夫妻,老婆在摘著金針花,老公在鋤草施肥
印象中金針花是6-8月採收,現在開花採收似乎不合常態
在詢問之下,得知是品種不同,於是請求大哥是否可分株於我繁殖?
這位大哥欣然應允,當下挖了一叢約4-5棵,還找了塑膠袋幫我裝好
真是謝謝這位大哥大姐
走回頭的時候,我們的小鄧去跟這位大哥哈拉,於是....大哥送小鄧、麗花蕃薯藤
大哥說:這番薯很會生,很好吃,很大條...
怕我們不相信,隨便一挖就是好大條的蕃薯送給小鄧,在這裡讓我感受到鄉下人的
純樸與熱情
回到民宿剛好是吃早餐的時間,大家一起用完早餐,準備搭車赴烏石港
金山大哥因為昨天在太平山腳受傷,無法繼續行程,由兩位美女陪同先回台北就醫
現在要先送他們去羅東搭車,再去烏石港。
↓24日的晚餐在這裡吃蔥蒜料理
↓.晚餐的時候大家都
累得面無表情
↓小鄧還在裝口愛
↓今早的戰利品
金針草、蕃薯藤、蕃薯
就說嘛,早起的鳥兒有蟲吃
↓超大條的蕃薯
據大哥說這番薯很Q很好吃
↓昨夜住在這裡
正統民宿
↓宜蘭到處都是這樣的景象
青山綠水、綠油油的稻田
和濃濃的人情味
↓蘭陽博物館
↓我們的遊覽車來到烏石港
學員們等著搭船點名冊
↓這是今天我們要坐的船〈凱鯨號〉
船員正在示範穿救生衣
↓排隊上船,船邊有海巡人員作例行安檢
↓上船後穿上救生衣
↓大家一起出去玩,嫻蘭好開心!
↓偶也好開心
↓船出港了
航向從沒去過的※龜山島※
↓烏石港離我們越來越遠了!
↓解說員在為遊客解說行程上的各個景點
人文、動植物生態。
↓武雄大哥
他是一位和藹可親、熱心的人,此趟太平山之旅
一路上照顧同行的每一位同學,尤其是金山大哥受傷後
武雄大哥一直照顧他,真是古道熱腸的好人!
↓人家拍照小鄧都還要裝口愛
↓子晴...
也是個好相處的熱心人
↓龜山島就在眼前了
龜首迎接著造訪的遊客
↓這是龜尾〈神龜擺尾〉
指的是長長沙灘會隨季風改變地貌
↓這是龜甲〈龜背〉
龜首在最前面的地方!
↓這座山是背風面
林相蒼鬱,植物相非常豐富
底下長長的沙灘是烏龜的尾巴!
↓這是龜首,面向著宜蘭
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
終年守護著宜蘭〈蘭陽平原〉
↓登岸前解說員告知
岸邊不可拍照,等集合後
集體行動,不可擅自離隊
〈因為他帶幾個人出港,就必須帶幾個人進港〉
以防偷渡
↓.龜尾潭
↓.龜尾潭的山上是背風面,終年水氣豐沛
溼生植群非常豐富。
↓.龜尾潭的水上木棧道及涼亭
↓.大家在這裡拍團體照
↓.這裡是以前島民的住宅
現已遷村,無人居住。
↓.遷村前的小學舊址
↓解說牌
說明這裡的建屋過程
↓鋼筋水泥建築
現已人去樓空
↓取而代之的是
一批批造訪的觀光客
↓部分的樓房改成
展示館
俯瞰龜尾潭
俯瞰龜尾潭
對面是聚落,廟宇
龜山島小學舊址
↓過去島民精神的信仰中心
※普陀巖※門牌號碼:
頭城鎮龜山里〈路〉282號
↓水生池裡種植了睡蓮
還有許多吳郭魚
↓解說員說...
這池水是島上唯一湧泉,其妙的是會隨著龜尾潭和海水漲退潮
而且這水是微鹹的
漂亮的睡蓮
朝鮮紫珠
別稱:蘭嶼粗糠樹
馬鞭草科
塔花
↓.脈耳草
別稱:瓜子草
茜草科
台灣白及蘭花
蘭科
↓白及蘭花的蒴果
↓水芹菜
繖形花科
↓林投
露兜樹科
↓蔓荊〈海埔姜〉
馬鞭草科
↓台灣佛甲草〈石板菜〉
景天科
羊蹄
別稱:殼菜、土大黃、山殼菜
蓼科
↓台灣野百合...蒴果
百合科
濱豇豆
別稱:豆子藤
豆科
↓.脈耳草
別稱:瓜子草
茜草科
↓野菰〈土地公拐〉
↓綬草〈清明草〉
蘭科
↓苦林盤
馬鞭草科
↓.基隆澤蘭
菊科
↓月見草
↓.?菊科植物
↓砲台坑道說明注意事項
↓.軍事坑道入口
軍事坑道
↓這砲口瞄準台灣
↓回程海上有雙拖網漁船捕魚作業
↓兩艘船拖一張網稱為〈雙拖網〉
↓揮別龜山島
↓遇上正要開往龜山島的客船
↓雙拖網相親相愛
靠在一起...〈收網啦〉
↓船上的遊戲規則
↓船回到烏石港
同樣要清點人數
↓嫻蘭和凱鯨號合影
偶也來一張
與子晴、杏筠合影
在島上買了一本
龜山島人文、植物、生態手冊
一直握在手上,愛不釋手!
此行收穫良多,認識了島上豐富的
特殊景觀,火山地貌,硫磺氣孔、海底溫泉冒出海面的氣泡
背風面的雨林、湖泊、海蝕洞、砲台...
還有豐富的植物相,植群與台灣本島北部相近
現在要去礁溪吃午餐,下一個行程是金車蘭園
和林美步道.....
待續.....